國際產業

安世半導體受到中國大陸出口限制,凸顯汽車供應鏈地緣政治風險
車未來 2025-10-28 00:27

安世半導體受到中國大陸出口限制,凸顯汽車供應鏈地緣政治風險

總部設於荷蘭的半導體製造商安世(Nexperia)近期陷入多重政治與監管風暴。由於其母公司聞泰科技(Wingtech)於2024年底被美國商務部列入實體清單,美方隨後在2025年9月進一步擴大出口管制,限制被列名企業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取得美國技術。這使Nexperia雖未被直接點名,卻同樣受到波及,連帶造成汽車供應鏈受到衝擊。

德國出手挑戰歐盟2035燃油車禁令 汽車產業轉型掀起新波瀾
車未來 2025-10-24 21:58

德國出手挑戰歐盟2035燃油車禁令 汽車產業轉型掀起新波瀾

歐盟計畫自2035年起全面禁止銷售全新燃油車,原本象徵歐洲邁向零碳交通的重大里程碑,如今卻因德國的強烈反對再度掀起波瀾。德國總理Friedrich Merz(梅爾茲)近日與車業代表在柏林舉辦會議後,公開表態將全力推動修正禁令內容,讓使用碳中和燃料(e-fuel)的內燃機車得以繼續存在。這場爭議不僅是環保與能源政策的辯論,更牽動歐洲汽車產業競爭力與消費者選擇的未來。

2025年IAA慕尼黑車展兩項前瞻新技術,顯示汽車產業逐步轉型為「行動科技產業」
車未來 2025-09-18 23:04

2025年IAA慕尼黑車展兩項前瞻新技術,顯示汽車產業逐步轉型為「行動科技產業」

在今年德國慕尼黑的IAA國際車展上,六大展館已幾乎被科技公司與新創方案佔據,汽車本身似乎成為襯托的背景。這樣的格局,反映了汽車產業正逐步轉型為「行動科技產業」,電機、半導體與顯示技術正與車輛深度融合。其中兩項技術尤為值得關注,一是Valeo與Mahle合作開發的iBEE電機,另一則是三星推出的OLED智慧座艙顯示方案。

「合作式壅塞管理」可望成為同時改善交通效率、道路安全與能源效益的新方案
車未來 2025-09-13 21:50

「合作式壅塞管理」可望成為同時改善交通效率、道路安全與能源效益的新方案

汽車駕駛人在平日通勤或假日尖峰時段,經常受困於塞車當中,不僅造成時間浪費,也導致能源消耗與安全風險。近日Nissan於美國矽谷先進技術中心(NATC-SV)攜手康特拉科斯塔交通局(CCTA)與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共同推動「合作式壅塞管理」(Cooperative Congestion Management, CCM)計畫,並透過實際道路測試,驗證其改善交通效率、提升燃油經濟性以及強化駕駛安全的潛力。

日本開發無需使用稀土金屬的新材料,有望破解供應鏈瓶頸
車未來 2025-07-23 22:26

日本開發無需使用稀土金屬的新材料,有望破解供應鏈瓶頸

在中國大陸對稀土出口設限引發全球供應鏈憂慮之際,日本金屬製造商Proterial (前身為日立金屬)宣布開發出無需使用重稀土金屬的釹磁石(neodymium magnet),可應用於電動車的馬達,有望帶給產業界潛在的成本優勢與穩定供應新解決方案。

中國大陸加速推進汽車晶片自主化,可能重塑供應鏈格局
車未來 2025-06-25 00:50

中國大陸加速推進汽車晶片自主化,可能重塑供應鏈格局

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升溫,中國大陸正加快推動汽車晶片自主化進程。根據《日經亞洲》報導,上汽集團、長安汽車、長城汽車、比亞迪、理想汽車與吉利等中國大陸主要車廠,預計將在2026年起陸續推出搭載100%國產晶片的車型,其中至少已有兩家廠商準備進入量產階段,象徵中國大陸汽車業與半導體產業間的深度融合正迅速展開。

日本補貼氫燃料商用車,有望加速能源轉型
車未來 2025-06-12 00:08

日本補貼氫燃料商用車,有望加速能源轉型

日本政府近日宣布將推出針對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的補助政策,預計每公斤氫燃料補貼700日圓(約合新台幣145元),讓正在面對成本、基礎建設與技術成熟度等挑戰的氫能源,在全球潔淨能源的重要性更為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