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開發無需使用稀土金屬的新材料,有望破解供應鏈瓶頸

在中國大陸對稀土出口設限引發全球供應鏈憂慮之際,日本金屬製造商Proterial (前身為日立金屬)宣布開發出無需使用重稀土金屬的釹磁石(neodymium magnet),可應用於電動車的馬達,有望帶給產業界潛在的成本優勢與穩定供應新解決方案。

釹磁石以其優異的磁性強度與耐高溫特性,長年被廣泛使用於高效能馬達,尤其是在電動車領域更是關鍵材料。然而,為了提升其耐熱性能,傳統上必須加入如鏑(terbium)與鏇(dysprosium)等重稀土元素,而這些元素長期依賴中國大陸供應,使全球車廠在稀土原料受限時面臨風險。例如日本鈴木汽車就在2024年5月,因稀土短缺而暫停了Swift小型車的生產線。

Proterial此次宣布成功開發出兩種無需重稀土元素的釹磁石,第一種產品已在其量產工廠開始出貨樣品,第二種具備更強耐熱性的版本預計將於2026年4月起提供樣品。該公司指出,這些新型磁石可無縫導入現有電動馬達設計,且可利用既有主流製程大規模生產,具備形狀彈性與成本競爭力,對於現行電動車製造商而言,幾乎不需要對馬達設計做出改變。

儘管Proterial並非首家進軍無重稀土釹磁石的業者,例如大同特殊鋼(Daido Steel)也曾推出類似產品,但後者在實際應用上仍需調整馬達幾何結構與冷卻方式,以因應磁力變化。而Proterial新技術在無需重設馬達結構的前提下維持高效能,展現出更高的實用性與量產潛力。

從供應鏈管理的角度來看,Proterial的創新不僅有助於減少電動車對中國大陸稀土資源的依賴,更有望推動整體EV產業朝向更永續、可控的方向發展。隨著電動車市場加速擴張,能夠支撐大規模製造且具備供應穩定性的關鍵材料,將成為車廠選擇合作供應商時的重要考量。

儘管距離釹磁石全面導入市場,仍需一段時間的觀察,但這項技術的突破,無疑已為電動車磁石材料打開新的可能性,也為整體產業鏈的韌性與自主性提供了重要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