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
再談進入電動車時代的經銷通路規劃
劉宸志 Kenny Liu 2023-06-05 19:19

再談進入電動車時代的經銷通路規劃

日前Ford舉辦資本市場日(Capital Markets Day)活動,執行長Jim Farley除了端出新世代電車平台和Level 3 自駕技術,以及純電平台車款稅前純利 8%目標來吸引投資者的目光外,最特別的是Jim Farley再次說明將為未來的新世代電動車產品,推出更簡單、更友善的購車體驗。「從2024年1月開始,純電車客戶將會有彈性購車選項,包括線上直購和店內購車,車輛的價格將完全公開透明。」另外,車主也可以選擇遠端交車或是延後交車…等方案,讓購車的一切流程變得更靈活,更貼近車主喜愛的方式。

20230605 車界週報
By Richard Tsan 2023-06-05 09:41

20230605 車界週報

車界週報整理最近一週台灣汽車市場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20230529 車界週報
By Richard Tsan 2023-05-29 14:27

20230529 車界週報

車界週報整理最近一週台灣汽車市場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從2023 年Tesla股東會談起
劉宸志 Kenny Liu 2023-05-23 16:18

從2023 年Tesla股東會談起

Tesla於5月16日在美國德州奧斯汀的超級工廠(Tesla Gigafactory 5)舉辦了股東會,一方面慶祝奧斯汀超級工廠的週產量提升目前至5,000輛水準,另一方面執行長馬斯克也說明了許多未來營運的重點,可算是近年來馬斯克對於Tesla未來發展最清楚及明確的說明。馬斯克於會中說明的重點幾乎都圍繞著綠色行動未來方向,值得在此與大家分享。

20230522 車界週報
By Richard Tsan 2023-05-22 12:19

20230522 車界週報

車界週報整理最近一週台灣汽車市場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汽車產業如何在政府的綠能政策中掌握商機(續)
劉宸志 Kenny Liu 2023-05-22 12:09

汽車產業如何在政府的綠能政策中掌握商機(續)

有關中華民國(臺灣)政府綠能政策對於車輛產業的影響,筆者在上一篇文章提及與業者直接相關的政策補助及行動方案,而本篇另行分享其他關聯產業中的綠色能源政策方向中,與車輛產業間接相關的作法給大家參考,以期相關業者在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政策方向時,了解基本的政府政策作法,並進一步檢視自身所投入的資源是否與政策方向一致,進而掌握更多的成長機會。

汽車產業如何在政府的綠能政策中掌握商機
劉宸志 Kenny Liu 2023-05-17 18:09

汽車產業如何在政府的綠能政策中掌握商機

政策往往是左右產業發展的關鍵,筆者曾在前一篇文章中曾提政府規劃的綠能政策中,啟動市區電動公車的購車補助,以期在2030年達成臺灣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該政策已對臺灣電動巴士產業產生實質影響,例如大巴業者成運汽車除了提高自製率與技術能力,取得了臺灣公用運輸市場的商機外,也已積極擴展海外市場的布局。此外,也提到了LTO鈦酸鋰離子電池高達2萬次的充放電循環,進而衍伸儲能設施的龐大商機。其中,臺灣本土電池業者格斯科技近期在中壢設立GWH級的LTO鈦酸鋰離子電池新廠,亦將搭上政策列車來搶食綠色能源政策下的新商機。

20230301 車界週報
By Mike Song 2023-03-01 10:40

20230301 車界週報

車界週報整理最近一週台灣汽車市場所發生的重要事件。

電動車與燃油車未來的市場版圖推移
By Jeff Lee 2023-02-01 10:31

電動車與燃油車未來的市場版圖推移

在5年前,如果來談電動車市場版圖如何在2030年以前超越燃油車的話題,很可能被譏為異想天開;但在如今看來,這些推測已從虛幻變得更加真實確切。在環保議題之外,汽車傳產業與分析師們低估了人類對於科技的渴望、對於新事物的想像。智能電動車不只是顛覆了汽車產品本身的想像,帶來了更是重新定義的出行概念。

2022與2023年的全球車市走向
By Jeff Lee 2023-02-01 10:18

2022與2023年的全球車市走向

全球車市自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以來,即使在疫情的衝擊之下,仍然清楚可見電動車浪潮襲捲而來的大勢。雖2021與2022年的車市較2020年有所回溫,但仍難重回數年前的高峰。如今進入2023年之後,晶片短缺與戰亂所引發的經濟問題仍將抑制車市難有顯著成長,但電動車銷售滲透率仍會持續成長,快速取代燃油車,開始進入到我們週遭的日常生活當中。這短短的幾年時間,就能將百餘年內燃機的榮光遮掩,可見電動車發展靠得不僅是全世界政府對環保議題的重視與法令,而是發自於人類內心深處那顆企圖改變的種子「發芽」了⋯ 當顛覆傳統的時刻到來,也就將是新的遊戲規則改變汽車傳產業的時刻到來。

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邁向1,500萬台大關
By Jeff Lee 2023-02-13 18:40

今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邁向1,500萬台大關

台灣汽車市場掛牌數在去年有3.5%是電動車,約當是15,000台。這在全球的電動車銷量佔比是0.14%,遠低於新車市場規模佔比的0.55%。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表示台灣各車廠電動車的推廣有很大的發揮空間。絕大部份欲買新車的車主,從油車換成電動車的各種考量與障礙,將在3年內逐漸一一排除。而全球車市的大勢,正在從去年電動車破千萬台的驚人戰果,持續逐年攀上高峰。

自動駕駛技術將在2030年之前穩步發展逐步落地
By Jeff Lee 2023-01-30 10:21

自動駕駛技術將在2030年之前穩步發展逐步落地

全球自駕技術的研發工作,這幾年可說是處在低谷時期;除了美中兩強,其他諸如德日韓等汽車大國,已漸被拋於競逐行列之外。自駕技術的源頭是來自於大數據,這也是美中兩強得以勉力發展維持研發能量的主因之一。在接下來的3年之內,淘汰潮勢不可免,但能挺過去並發展出小規模盈利模式的廠家,將可能在2030年迎來豐碩的成果!

VAG的電動車產品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
By Jeff Lee 2023-01-03 12:57

VAG的電動車產品戰略進行了重大調整

在2020至2021年的這兩年期間內,全球各大傳統車廠紛紛推出5年、10年、15年時程的車款電動化策略。其中主要的關鍵時間點大致都鎖定在2025年、2030年、與2035年⋯ 第一個5年發展全新電動車平台,第二個5年擴大電動車銷量構成比至一定的比例,第三個5年準備逐漸停產燃油車,並全面電動化。這其中當然以VAG做為車企代表,因為其策略佈局完整而深入,又可運用集團內多品牌資源整合的優勢;但過了一年多,VAG的開發進度落後了,尤其是開始被中國自主品牌超車,現在已被迫要提出權宜對策了。

上海市正領先全球 全力推動智能網聯車的應用
By Jeff Lee / Mike Song 2022-12-29 10:35

上海市正領先全球 全力推動智能網聯車的應用

全球開始積極試行Robotaxi或自駕技術的城市,有舊金山、鳳凰城、以及中國的北京、上海、重慶、深圳、⋯等等。其他諸如德英日等大國雖也有積極制定相關法規試推行L3的車款上路,但距城市道路Robotaxi的終極技術應用之路仍然遙遠。目前自駕技術顯然仍是中美兩強的對決態勢,而且上海市政府積極規劃的作為,或將在數年後成為全球城市交通智慧化的示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