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章男在公開聲明中曾言:『把汽車製造的工作做好就是我的所有使命,而我認為這是我自己的極限。但是即將上任的佐藤社長領導的新團隊肩負的使命,是將豐田汽車公司轉型成為一家移動服務公司。』 (However, a carmaker is all that I am. And I see that as my own limit. The new team under upcoming President Sato has a mission to transform Toyota into a mobility company.) 這段話不但揭櫫了在數位化、電動化、互聯化的潮流下汽車公司必須有的轉型思維,也可以看出這家全球汽車業領導者未來的發展走向。
早在2016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全球171國簽署巴黎氣候協議後,碳中和的議題在汽車產業中就變成了一個必須立即面對的挑戰,猶記先前BMW執行長克魯格(Harald Krueger)在2015年接掌BMW後,除了面臨德國當時的柴油門造假事件衝擊外,更要面對來自於 Tesla在電動車的快速崛起,克魯格在2016年5月初於中國北京BMW百年概念車發表會上曾經說到:『預測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創造未來。』雖然BMW後來也陸續推出了i3 /i8,但是電動化的腳步顯然不夠迅速,使得克魯格在2020年4月任期屆滿時,無法獲得董事會支持而黯然下台。無獨有偶的是德國汽車龍頭福斯汽車集團(Volkswagen)在2022年7月下旬無預警宣布,在公司懷抱雄心企圖轉型走向發展電動車之際,任職4年的執行長迪斯(Herbert Diess)將在當年的9月1日退位,由集團內的執行電動化更成功的跑車品牌保時捷(Porsche)現任執行長布魯莫(Oliver Blume)接掌集團執行長的位置。
由這幾個傳統品牌車廠的執行長更換的原因,都不是在現下的營運表現上出現大問題,而是在車款電動化的速度進程上顯的腳步緩慢而下台。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各家車廠對於未來的趨勢是十分了然於胸的,尤其近幾年汽車市場在新冠肺炎疫情干擾之下呈現停滯甚至衰退的情況下,全球的電動車銷售量幾乎每年都有超越50%以上的成長力道,從2017年的80萬輛一路成長到2022年的780萬輛,電動車銷售量在2023年突破1000萬輛可以說已經是毫無懸念,如果傳統車廠還是故步自封地守在燃油車市場,或認為油電車才是消費者最佳的選擇,也許短期內便會被市場淘汰出局。
筆者上面所陳述的並不是在危言聳聽,而是在已經無法回頭的零碳排大趨勢下,歐美日的傳統汽車廠商如果不果斷快速轉型生產電動車,除了被新興電動車品牌獨佔成長的市場果實,更可怕的事實是也將會被無情的汽車消費者遺忘。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自從數位相機普及化跟手機附有照相功能愈來愈高級之後,有多少消費者會記得柯達沖印、富士沖印、柯尼卡?而這不過是20年前開始發生的事實!
更何況未來汽車產業不只是一個汽車電動化的零碳排挑戰而已,接踵而來的挑戰還有跟隨著5G/6G以及低軌衛星通訊連結而來的互聯網服務商機,再加上GPU/AI晶片高速發展推進了汽車自動駕駛時代來臨之後解放駕駛者行車時的需求商機,以及衍伸而來的汽車儲能跟汽車共享的潛在商機,以及汽車數位化之後的車身顏色/車輛燈光/車輛玻璃/車輛輪胎都將是一個個行動展示商場。這些隨著科技進展浪潮一路襲來的變革,如果車廠的領導者還認為自己只要在專注在製造汽車就好卻不思轉型的話,最後的結果其實也是不言可喻的。
其實近幾年來,我們也可以發現各個汽車廠商花費最大心思的展覽場地,已經不是在傳統的實體車展上面了,而是每年初在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辦的消費電子展(CES)上面發表最新的作品及創新的汽車裝備想法及運用。以今年剛剛舉辦的CES為例,一共就有Stellantis 集團推出電動皮卡概念車 Ram 1500 Revolution、集團品牌克萊斯勒(Chrysler)則秀出全新先進駕駛艙;駕駛位置上拿掉方向盤,並使用更多集團 STLA 軟體服務,操作系統、駕駛輔助系統以及訊息娛樂系統,配備 Level 3 自動駕駛功能。BMW則發表了i Vision Dee 概念車,車主不只可以與車輛對話,還可以隨著心情改變車身色彩。福斯集團(Volkswagen)則推出房車 ID.7, 搭載數位迷彩,車身共有 22 個區域可以單獨控制,並可搭配音樂節奏創造燈光變化效果。德國賓士車廠(Mercedes-Benz)也展示了電動概念車Vision EQXX 以及未來全球的充電站擴充計畫。韓國Hyundai Mobis展出了 M.Vision TO和M.Vision HI兩款全新概念車,同時還展出包括LED水箱格柵照明、增強實景HUD抬頭顯示螢幕和未來駕駛駕駛等未來解決方案。Autel Energy和 Zero Labs Automotive則展示將一台1969年的FORD BRONTO改裝成電動卡車。還有SONY與HONDA合資成立的SHM宣布的新品牌AFEELA電動車。台灣鴻海的MIH聯盟則展出了合作夥伴 Lordstown Motors、INDI EV、Monarch Tractor 等電動車品牌產品,並在展場展示商業車隊、娛樂遊戲、農業創新的多元應用情境。還有越南的新興電動車品牌Vinfast,不只秀出 VF6、VF7、VF8、VF9 4 款 SUV 電動車,還推出 4 款概念電動自行車搶市。其他僅推出新功能的車廠如VOLVO/GM就不在此多說,由這裡的說明,大家也可以看出汽車產業轉型的趨勢所向了。
筆者最後想引用豐田章男在辭任社長的結語:『我期待這個新團隊能夠超越我無法突破的極限,我也堅信未來將由下一代創造。 誠摯邀請大家一起共同展望豐田汽車的未來。』(I expect this new team to go beyond the limits that I can’t break through. I believe in the future that the next generation will create. I invite you to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of Toyota.) 誠哉斯言,唯有新世代的創新思維才能掙脫以往的汽車產業所加諸的束縛,加速航向零碳製造以及轉型移動服務才能創造更加符合消費者需求的汽車產業新未來。
作者簡介-Kenny Liu 劉宸志(金豊)
1988年在成大航太系畢業,當了兩年空軍機工長之後,就在1990年7月開始進入汽車產業服務直到現在,從一開始在達亞汽車擔任服務工程師,並曾在服務廠現場擔任技師三個月,接著在羽田機械擔任Peugeot/Daihatsu產品專員,1992年3月至慶眾汽車VW T4擔任行銷及通路專員,1994年2月到台灣通用汽車(GMT)擔任地區經理,1998年9月到福特六和汽車擔任營銷及服務/零件各部門主管,2019年5月福特六和退休後自當年8月擔任JLR Taiwan經銷商營銷及服務主管及人員的專任顧問講師,並於2021年4月應聘擔任SUZUKI億和汽車公司總經理職務到2022年4月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