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mac Technology在車展首日宣布,已與輝能科技(ProLogium)及三菱化學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將進一步開發後者的「超流化全無機固態鋰陶瓷電池」。所謂「超流化」是指固態電解質在電極界面上能呈現類似液體的傳導特性,解決固態電池長期以來需要施壓接觸才能保持離子傳輸的高阻抗問題。展出的Next-Gen電池組為100 kWh模組,採用NMC 90-5-5化學組合,搭配100%矽負極,並以軟包形式直接構成“cell-to-pack”(CTP)封裝。其性能指標顯示出顯著優勢,包括輸出功率可達850 kW,較現行Evo電池824 kW提升,充電速度則突破至10%至80%僅需6.5分鐘(需超過350 kW充電功率),遠快於Evo的16分鐘。更值得注意的是,這款電池在低溫表現上同樣突出,即便在-20°C仍可維持95%效能,不需額外加熱系統,僅透過冷媒與空調迴路即可管理溫控。整體重量約為385公斤,比Evo輕約85公斤,能量與功率密度相應提升。Rimac計劃在2027年第四季實現量產,但考量此類合作仍處於備忘錄階段,實際時程仍需觀望。

CATL此次的亮點之一是「神行Pro」“Shenxing Pro”電池,專為歐洲市場開發,鎖定租賃與企業用車需求。其核心賣點在於耐久度與殘值維護,壽命可達12年或100萬公里,歷經10,000次充放電循環後仍保有70%容量。設計上採用122 kWh電量,結合LFP化學體系,兼顧成本與安全,並支援10%至80%快速充電僅需15分鐘。這套系統搭載CATL最新NP 3.0化學技術,被解讀為“Next Phosphate”或“No Propagation”,後者強調即便發生熱失控,仍能避免火焰與煙霧擴散,甚至維持輸出,讓駕駛或自動駕駛系統能將車輛安全停靠。這種耐用特性將有助於提升二手車價值,並降低整個生命週期的使用成本,尤其符合歐洲企業用車與租賃市場對長期穩定性的需求。

另一項引人注目的新技術是CATL的“Freevoy”雙動能概念電池。與先前Our Next Energy (ONE)的混合設計不同,CATL採取分區化布局,讓LFP與NMC等不同化學電池分置於同一電池組內。這種設計帶來多種可能性,包括各區可擁有獨立的冷卻系統與電池管理系統,高壓與低壓模組分離以提升安全性與運行彈性,甚至在熱失控防護上也能各自獨立,降低全組風險。現場展示更讓觀眾能「自選組合」,以圖表呈現不同化學搭配的優缺點。雖然距離實際商用落地仍有一大段距離,但至少為業界提供了一個思考方向,即能否同時兼顧續航、安全與成本,而不必被受制於單一化學體系。

綜合來看,此次IAA慕尼黑車展的電池新技術,透露出幾個趨勢。首先,固態電池正逐步進入技術驗證期,Rimac與輝能科技(ProLogium)的合作,顯示固態電解質在低溫與快充上的突破,雖仍需時間商轉,但產業信心正在形成。其次,耐久性將成為歐洲市場的關鍵,CATL以Shenxing Pro回應歐洲對車隊與租賃市場的需求,意味著除了性能之外,「長壽命+低全壽命成本」將是達到差異化的競爭力。最後,多化學體系的融合探索雖然尚屬概念,但代表電池設計思維開始走向「模組化與混合化」,未來或許能依不同應用場景靈活調整。

整體來看,無論是固態、長壽命LFP,或是雙化學概念,都指向同一個核心:電池不再只是能量儲存裝置,而是決定車輛性能、安全、成本與市場定位的核心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