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3 年Tesla股東會談起

Tesla於5月16日在美國德州奧斯汀的超級工廠(Tesla Gigafactory 5)舉辦了股東會,一方面慶祝奧斯汀超級工廠的週產量提升目前至5,000輛水準,另一方面執行長馬斯克也說明了許多未來營運的重點,可算是近年來馬斯克對於Tesla未來發展最清楚及明確的說明。馬斯克於會中說明的重點幾乎都圍繞著綠色行動未來方向,值得在此與大家分享。

筆者茲將重點整理如下:

  1. Model Y受惠於德國柏林與美國奧斯汀兩座超級工廠產能全開將成為世界最暢銷的單一車款。以銷售成績來看,該車2022年於全球售出74萬多輛,排名尚在冠軍Toyota RAV4的101.6萬輛及亞軍Toyota Corolla的99.2萬輛之後,但該車2023年第一季在全球主要三大市場表現亮眼,分別在歐盟售出71,683輛、在中國售出94,647輛、在美國銷售約8.5萬輛,排名分別為冠軍、亞軍及第四名。看來馬斯克的信心其來有自,也可以窺見Tesla超級工廠獨特的製程有其大量生產之優勢。相對於傳統車廠,進一步擴大的製造成本差異將是一個必須嚴肅面對的問題。
  2. 馬斯克於現場透露Cybertruck這款全新的產品,將在今年稍後於奧斯汀超級工廠開始生產,並在今年底前開始交車。並強調未來25萬輛的年銷售量將是合理的預測,如果來自顧客的需求量更多,一年銷售50萬輛也不無可能
  3. 股東會上也披露下一世代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 Mexico,以及兩台新產品的預想圖,並說明這兩台新產品將突破現有的汽車生產方式;馬斯克對新產品寄予厚望,期待能達成每年500萬台的規模。雖然馬斯克說這是Elon’s guess ,但是我們也可以從中嗅出Tesla對於超級工廠巨量生產的企圖心
  4. 關於太陽能發電裝置及儲能設施的部分,我們從特斯拉的財報中可以看出這一部分的巨大成長,太陽能發電在第一季裝置了67MW比去年同期成長40%。儲能設施則在第一季裝置將近3.9GWH,比去年同期的846MWH成長了360%。馬斯克也說明了兩項相關看法,其一是可持續能源的普及使用不但能降低地球資源耗損,其二是電動車比燃油車輛在車輛使用週期中將降低55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這兩點看法對於淨零碳排的達成將有絕對性的影響從此我們也可以看出「可持續使用能源」及「儲能」市場的龐大商機,而這也是目前台灣綠能政策的重點之一,若能掌握趨勢在綠能大力投資,之後可能將有豐厚的回報
  5. 另外馬斯克也秀出了一段Optimus Robot影片,對於目前研發的Tesla機器人人工智慧以及擬人化的進程有清楚的說明,並且暗指將來超級工廠的生產及維修上,將會使用這些機器人來提高效率。這也是Tesla在2030年達成2,000萬台的生產目標重要武器之一。馬斯克甚至提到這些機器人的人工智慧跟反應如果愈來愈接近人類,甚至跟人類一樣時,相信每個人都會希望擁有一個到兩個類似電影魔鬼終結者的機器人,馬斯克預計這個市場將是以10億計的龐大商機。這也是擁有完整科技產業鏈的台灣可以投注心力取得未來商機的地方。
  6. 2022年Tesla在汽車業中享有最佳的營利率(17%),比第二名的Daimler集團多出3%以上,更是Toyota集團的一倍以上在全世界的純電動車公司中,Tesla與BYD是少數兩家賺錢的公司。這說明了該品牌近期為了銷量極大化,而採取的降價行動其實是很有本錢的,甚至還可以考慮投入廣告來加強行銷的成效,這也是Tesla甩開其他電動車業者的必要手段。在Tesla強勢盤據電動車市場的態勢下,臺灣目前在電動車市場中,除了在乘用車市場固守主要供應商的位置之外,整車市場的部分應該聚焦在中大型的電動巴士、電動自行車及身障電動車輛…等等利基市場,以尋求更好的發展

從Tesla今年三月底的投資人日、四月的第一季財報公布,到這次的股東會中所得到訊息,可以很明確地了解Tesla不只是企圖做一家純電動車的領先廠商而已,更計畫在全世界的綠色能源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而且目前也取得不錯的進展。筆者先前曾撰文提及,在美國夏威夷州的儲能設施已由Tesla安裝完成,取代了現有火力發電廠的發電功能。這個儲能設施裝置的推廣可讓能源尖離峰的需求得到調節,更能使目前生產的能源得到更有效地儲存與應用,再加上未來電動車所構成的行動儲能網絡,將使未來綠能在整體發電量中所佔比率更高,這對於綠電需求殷切的產業將是一大福音,也是我們臺灣產業界必須投入的領域

最後在超級工廠的智能製造及擬真機器人運用上面,這個對於目前傳統的汽車生產方式將會有顛覆性的翻轉影響,Tesla之前為了生產Model Y投入的6,000噸級沖壓機,在上海、柏林及奧斯汀超級工廠的使用後,已對產能提升帶來十分正面的結果,接下來在奧斯汀廠生產Cybertruck所導入的9,000噸級的沖壓機,更是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的重點,因為Tesla將能夠利用更有成本競爭力的方式來生產這款產品。

此外,這次股東會中馬斯克也宣示將量產更具成本效益的馬達齒輪箱,每具馬達齒輪箱將比現有的生產成本降低1,000美元,在Tesla不斷累積成本優勢的情況下,將使得轉向電動車生產的傳統汽車廠面臨更嚴酷競爭,之後汽車市場的品牌消長,是值得我們臺灣產業界密切關注之處

作者簡介-Kenny Liu 劉宸志(金豊)

1988年在成大航太系畢業,當了兩年空軍機工長之後,就在1990年7月開始進入汽車產業服務直到現在,從一開始在達亞汽車擔任服務工程師,並曾在服務廠現場擔任技師三個月,接著在羽田機械擔任Peugeot/Daihatsu產品專員,1992年3月至慶眾汽車VW T4擔任行銷及通路專員,1994年2月到台灣通用汽車(GMT)擔任地區經理,1998年9月到福特六和汽車擔任營銷及服務/零件各部門主管,2019年5月福特六和退休後自當年8月擔任JLR Taiwan經銷商營銷及服務主管及人員的專任顧問講師,並於2021年4月應聘擔任SUZUKI億和汽車公司總經理職務到2022年4月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