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計程車 Robotaxi 已成為先進的科技服務業

以Ride-Hailing 叫車服務為營運模式的Robotaxi,全靠自駕技術與使用者APP的後台技術來取得共享經濟時代的個人交通主導權。在自駕技術進程處於尷尬階段的2022年,Robotaxi 仍然在全球大城市開始萌芽了;姑且不論業者與核准行駛的當地政府對技術的信心有多堅定,”安全” 永遠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標。所謂 「欲速則不達」,牽涉到人命安全的自駕汽車的實現必須是藉由階段式一步一步來達成的;點對點的物流運送、停車場的自動尋車位泊車,應該都是此時可實現商業化獲利並贏得消費者信心的第一階段。

       Robotaxi 一直是自動駕駛技術發展的終極目標。雖說以其目前為止的技術水平,距離量產商品化等級45自駕汽車的時間可能還要等到2030年之後,但對那些已投下多年人力物力資源的科技公司而言,簡直如熱鍋上的螞蟻,急於要開始投產盈利。在今年以來,在美國路試與試營運的自駕共享車隊車口數急速上升,從去年的2500台要增至今年預估的9200台,甚至會衝到明年的4萬台;其中兩家自駕技術的領頭羊 - GoogleWaymo GM Cruise,在去年合計路試與試營運佔了全美70%路試總哩程數之後,今年開始強推Robotaxi載客收費服務,且以移除駕駛座安全員為號召,實施真正的自駕服務。像Cruise就用Chevrolet Bolt BEV搭載自駕系統,於上個月獲核准開始在舊金山市區上路運行;Waymo則在經過多年與ChryslerJaguarRenault-Nissan 等品牌合作在亞利桑納Phoenix試營運後,今年起也直接挑戰路況遠為複雜的舊金山,並與近幾年技術大幅躍升的中國自主品牌吉利子品牌極氪合作,以有方向盤(L4) 及無方向盤(L5) 兩種車款來執行Robotaxi收費服務。除此之外,美國另一自駕新創Motional HyundaiAptiv 的注資下,急起直追WaymoCruise,並也準備在明年與Lyft租車公司合作在Las Vegas 推出Robotaxi服務。

     當然說到自駕技術,除了美國以外就必須談另一強 - 中國。在今年4月,北京市政府核准了兩家科技公司的無駕駛座安全員的Robotaxi營運執照 - 百度與小馬智行。在大陸對於自駕技術落地的監督非常嚴格,即使無駕駛座安全員,但現階段仍需要安全員坐在副駕駛座並配有剎車功能。百度的Apollo Go自駕系統技術水平已屬世界一流,搭配北汽的車款上路,並將在今年冬奧服務遊客;另外小馬智行則是選擇與Toyota合作。

     雖說Robotaxi是如此地具有科技魅力但又在乘客心理層面不易接受(至少在現階段是如此),科技公司仍然競相投入營運,搶先卡位未來的龐大商機與車界話語權,即使數年之內都可能虧錢仍然「義無反顧」。當然話題人物TeslaElon Musk也不會在這場科技戰中缺席,號稱要在2024年開發出新車款投入Robotaxi的市場,並強調這將是Tesla繼續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從以上各大車廠與科技公司今年以來的頻頻動作,我有幾點觀察

  • 自駕技術發展已到了瓶頸與急於突破的情況,是否能熬過撞牆期繼續走下去,此時必須要有短期措施吸引大眾目光與更多消費民意支持的力量,才能募得下一輪資金邁向技術成熟期;而這個短期措施」就是強推Robotaxi服務。
  • 科技公司與車廠的通力合作勢在必行,沒有一家公司可以獨立完成全自駕技術落地(GMCruise也是併購取得的)。但現在的合作不代表永遠如此,未來10年的各家之間分分合合將成常態。
  • 美中AI 兩強顯然已漸取得自駕商業化的領先地位,德日兩個傳統汽車強國在不久將來的市場保衛戰在所難免。
  • 電動車大戰將在2025年全面開打,但今年看來就好像是Robotaxi服務的元年(但不等於全自駕技術元年) 消費者會如此輕易同時認可接受兩個科技新觀念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