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崛起的高市值電動車新創品牌

我在之前的貼文中談到,美中的未來汽車大戰勢所難免,不僅是單純的電動車科技,其他汽車未來科技都是在在影響全球汽車版圖重劃的關鍵。Rivian與Lucid現今的股價市值炒作,除了投資人在期待下一個Tesla出現的美夢之外,從上述的現實面來看將面臨極高的挑戰要跨越來證明投資人的眼光。未來汽車公司真正的決戰點仍然是產品力、製造與組裝品質、產能、平民化的價格、售後服務、還有在愈來愈大的中國市場的佈局策略。之後我會再就中國自主與新創品牌的發展來做分享。

Tesla的產品與近來火熱飆升的股價,相信各位朋友們都已耳熟能詳;另外還有兩個美國新創品牌要在今天介紹給大家...... RivianLucid。這兩家公司分別在這幾個月陸續在那斯達克掛牌上市;Lucid市值達700億美金,而Rivian更在掛牌短短一週內已衝到市值千億美金,直接超車百年老店GMFord。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兩家公司的生產線才剛剛開始量產交車給客戶,現金流可能還要再燒個好幾年。換句話說,他們都想走Tesla的老路,但是Tesla曾經歷過財務「悲慘」的過程很可能會濃縮成更短的時間衝擊著這兩家新創品牌的營運。他們是否能滿足投資人期待,撐過草創階段成為下一個Tesla?我們現在從幾個基本面來審視一下......

- 背後支撐勢力大有來頭。Rivian的背後大股東是AmazonFord(可見Ford已開始佈局安全牌),而Lucid則有沙烏地阿拉伯的基金注資。即使如此,現金增資在未來幾年內可能還要走好幾輪,這絕對是個大挑戰!

- 產品線走高價路線。這點完全是倣傚當年Tesla首推Roadster跑車的手法,但不同的是,Rivian主打大型皮卡與SUV,而Lucid則以豪華房車領軍。無論其產品力如何,如果組裝品質與設計細膩度不能追上德日車系的話,我認為這一關將比當年Tesla走得更辛苦,也將會把品牌自我侷限在美國本土而無法踏足海外。要知道Tesla真正的脫繭而出的時刻是開始販售平價的Model 3, 既不是早期的Model S也不是Model X

- 快充設施建設。電池容量趨勢將愈來愈大,所以充電功率非常重要,快充設施佈建將是車輛銷售普及與否的關鍵因素。美國政府已決定鉅額投資電動車公共充電設施建設,快充公司諸如 Electrify America 也正在快速佈建充電樁,而Lucid很顯然在這件事上不會走Tesla的路,將會共用充電插頭規格並且不準備大規模蓋自己的專用道路快充網絡。倒是Rivian完全以其Off-road 的產品為出發點思考,將在山區野外等地為主設置快充站。這樣的方向,或許不會讓他們的現金燒得太快。

- 組裝生產能力不足。Tesla多年以來都處於虧損狀態,僅靠碳排放交易獲取利潤,一直到今年第二季開始才真正靠Model 3大量下線出車賺錢。由Tesla的經驗來看這兩家幾乎沒有量產經驗的汽車廠來預判其接下來數年的產能,或許其預估2022年年產2萬台的計劃想要實現都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