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與小米5年後會在「汽車業」對決嗎?

以現今態勢來看,我認為Apple即使有3C品牌光環,但要造車賣車的可能性很低,還不如去攻AR (擴增實境) 眼鏡這個新趨勢商品比較有把握。其車頂的自駕模組我認為不符用車者實際需求(車高會變更),且也不能與車輛外觀設計完美搭配,其真正用途可能較適合巴士等公共運輸工具。另一方面,小米八成有一天會造車賣車,但一定是先鎖定大陸市場,並以平價且具3C科技感賣點的L2自駕等級電動車來試水溫。要說是否能以顛覆性或獨創性的賣點來衝擊全球傳統車業,很抱歉地說,我認為目前兩家都還看不到有那個可能性,但小米相對較完備思考的企圖心值得期待,也許5年後就有小米電動車在大陸的道路上奔馳,並且能在停車大不易的都會區裡,比其他車輛更快更安全的停進停車位。

大家都知道,Apple是全球獲利最高的手機品牌(也是市值最高的品牌),而大陸的小米則在今年以來已取代華為,在手機市佔率猛竄至第三(前二分別是Samsung Apple)。預計在可見的幾年內,小米將坐上市佔率寶座。當獲利最高的Apple與市佔率即將登頂的小米,都開始要跨界造車賣車時,那會以什麼樣的經營模式來顛覆這個傳產業,又是否藉既有龐大技術資源與海量客戶資料庫,而真正成為創造汽車世界新紀元的「真命天子」?

    我們來看看這兩大手機業巨擘的造車計劃目前進度如何

- Apple 2014年就成立的泰坦計劃Titan project,因內部管理階層延宕了2年後才再重啟自駕技術的研發。而其核心技術重點是整合所有感測器與運算器,安裝在車頂並方便抽換的自駕模組,甚而可以成為其他品牌的售服件。除此之外,Apple還以自身既有AI的技術,致力開發不需使用高精度地圖就能準確導航的「黑科技」,而這個自動導航技術如能商品化,將會是交通技術史上革命性的成就。目前Apple正擴大在加州的自駕車路試規模,以驗証其系統的實戰力。至於Apple會不會像iPhone一樣找代工車廠組裝出掛著蘋果商標的Apple car ? 我們先來看2件事 2017年,Tesla陷入財務困境並曾接觸Apple要求收購,但Apple連報價都沒有就拒絕了;約一年前Apple主動連繫Hyundai(或者還有別家)等知名車廠,但討論合作內容並不清楚就告無疾而終。由這兩個重要事件,我對Apple CEO Tim Cook庫克想法的解讀是: Tesla收購事件發生時,Apple對進入汽車業的基本戰略並未明確,且當時的Tesla是個財務大洞,庫克並不想甘冒財務報表被衝擊的風險,於是乎就放掉了這條大魚。數年之後,庫克或有賣Apple car的想法,但顯然車子不比手機,試問有哪一家汽車大品牌願意拿自己的生產線代工Apple ? 那麼他們自己的品牌車又該如何定位銷售呢?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難道Apple不會去找像鴻海富士康一樣的專業汽車組裝廠(譬如Magna)做代工嗎?我相信如果要走這條路,那麼以Apple的作風,一定會設下極高的建置門檻與排他性條款。會不會有這麼一天,我們拭目以待,但媒體近日瘋傳Apple car 2024年會上市之事,以整車設計開發驗証所需之專才與時程來看,我個人認為不可能這麼快來到,除非直接買下某一間車廠吧!何況,整車銷售的獲利率能跟手機電腦穿戴裝置來比嗎?

- 小米:就在昨天9/1,小米汽車公司成立了,但這個想法可不是小米CEO 雷軍最近才有的。很顯然地,小米是打團體戰的高手 首先,小米將以串聯小米生態鏈設備(手機、音箱、電視、電燈等家電)的 AI語音互動助理 - 小愛同學,來實現汽車產品的獨特運用,包括遠程遙控開關鎖、空調、導航開啟、自動泊車等等;自動駕駛開發部份已買下DeepMotion公司,這家公司的主要成員都曾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人才,具備有視覺定位、三維場景重建、圖像識別、與快速繪製高精度地圖的能力;投資光達新創公司禾賽科技與4D雷達新創公司幾何伙伴;投資低速L4級自駕的代客泊車系統公司縱目科技,以及可將行車路況、停車場端、與停車位的即時資訊整合透過APP告訴車主的平台公司愛泊車,也就是說小米同時擁有了自主泊車與智慧停車服務的整合能力;投資與眾多國際汽車大廠有合作實績的贛鋒鋰電,以及即將在年底量產「無鈷電池」(鈷為昂貴稀有金屬)的蜂巢能源;再來,小米還在年初投資了多家大陸晶片公司,以不到一年的時間,將所有電動自駕車所需之關鍵技術,都全部揪集到位。接下來,就將是團隊多方資源的串聯整合了。那麼將來會有小米汽車嗎?既然有了「小米汽車公司」,我想這個計劃終會實現,且小米產品整體的薄利多銷政策與Apple不同,目前整體獲利率與車業獲利率差不多在同一水位,而願意代工小米汽車的大陸車廠相信都在排隊了。關鍵的問題是小米汽車可以跟手機一樣打入國際市場嗎?